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 正文

史湘云的结局和命运(史湘云)

导读 《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在前八十回中是曹雪芹浓笔重彩着力塑造的典型人物之一。她是第四回护官符上写的金陵贵族史侯家族的遗孤,是《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在前八十回中是曹雪芹浓笔重彩着力塑造的典型人物之一。

她是第四回护官符上写的金陵贵族史侯家族的遗孤,是《红楼梦》中唯一的联系史侯家族衰替过程正面描写的人物。

她是贾府的老祖宗——贾母的内孙女,自幼也得到贾母的爱怜,所以能经常到贾府里住,与贾宝玉在天真烂漫、两小无猜的童年生活中,建立起青梅竹马的亲密关系;而且,她身上偏偏又佩带了一只金麒麟,这与贾宝玉在清虚观打醒从道士们那里得到的一只金麒麟,恰恰是一雌一雄,配成了一对,用脂批的话来说,这是作者用绘画的“间色法”隐然又写了一桩金玉良缘,在贾宝玉爱情婚姻悲剧的纠葛里,她似乎也若即若离地卷入进去,使这个悲剧更加深刻动人。

凡此,都足以看出史湘云这个人物在《红楼梦》整个形象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对表现全书主题、深化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内容所起的重要作用。

可惜,在曹雪芹的笔下,同其他几个主要人物一样,史湘云的形象,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形象,她的性格尚待丰富充实,她的命运正在变化发展。

高鹗的续书对这个形象的处理,比起别的人物来,更显得过分的草率和低劣,完全违背曹雪芹原来的艺术构思,致使这个在前八十回里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顿时黯然失色,让人感受不到一点生气了。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原因,两百多年以来,史湘云在八十回以后的命运和结局,就成了红学界致力探索和研讨的问题。

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对史湘云未来命运留下的伏笔和提供的暗示,不仅非常少,而且就是这仅有的可供思索推绎的几个线索,它们本身已够含蓄隐晦,可以导致人们产生不同的理解,作出不同的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看来又是那样的冲突矛盾,也给人们造成更大的疑团和歧异,各执一端,可以得出根本对立的结论。

有人认为,史湘云的结局是早卒,或守寡,总之是伉俪不终。

持此说的根据,是第五回太虚幻境中史湘云的图册题咏和曲子。

有人则认为史湘云的结局是琴瑟和合,夫妻偕老,根据是第三十一回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至于史湘云跟谁结婚,有的认为是贾宝玉,有的认为是卫若兰,有的则认为是别的一个什么人。

所据的材料不同,所得的结论也迥异。

两说似各有道理,也各具缺陷,都难以讲得圆通。

曹雪芹留下《红楼梦》这部未竟稿,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谢世以后,首先接触到这个难题的,是那些续书的作者。

现存后四十回高鹦的续书,没有让史湘云露面,只在第一百零六回通过史家两个女人之口介绍说“姑爷长的很好,为人又和平”,“文才也好”,了了几个字,算是呼应曲子里“厮配得才貌仙郎”一语。

在第一百零九回又侧面交代了一下,说贾母病危,想看湘云,派人去接,派的人回来说,史湘云哭得了不得,因她的丈夫得了暴病,大夫都说病恐不起,难以望好。

贾母要死了,她也不能过来送终。

到一百一十八回又交代一下她丈夫死了,她立志守寡。

高鹦只是依据第五回的判词和曲子,硬是派给史湘云嫁给了某个不知姓氏的人,而且很快就守了寡,丝毫不考虑这种安排与第三十一回回目之间的抵悟。

这与曹氏原来的构思相去远甚,难怪后来一些论者对高氏颇有微词,并指出他的续书的破绽。

清人平步青这样讲过,《红楼梦》“初仅钞本,八十回以后轶去。

高兰墅侍读鹗读之,大加删易。

原本史湘云嫁宝玉,故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章目;宝钗早寡,故有‘恩爱夫妻不到冬’谜语。

兰墅互易,而章目及谜未改,以致前后文矛盾,此其增改痕迹之显然者也。

”(《霞外捃屑》,光绪刊本,卷九)在高本续书流行的同时,还有另一种面目的续书在社会上流传。

这个续本,现已不传,据清人和近人所记述的一切材料,这个续本对史湘云这个人物的处理,可以大致窥出基本轮廓。

甫塘逸士《续阅微草堂笔记》载:“《红楼梦》一书,脍炙人口,吾辈尤喜读之。

然自百回以后,脱枝失节,终非一人手笔。

戴君诚甫曾见一旧时真本,八十回之后,皆不与今同。

荣宁籍没后,均极萧条;宝钗亦早卒,宝玉无以作家,至沦于击柝之流;史湘云则为乞丐,后乃与宝玉仍成夫妇,故书中回目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之言也。

”这一段材料,当是后来上海《晶报》刊载的《臞蝯笔记》里的《红楼佚话》中一段之所本。

清人赵之谦在《章客杂记》(咸丰十一年手稿本)里说,《红楼梦》后面写到“宝玉作看街兵,史湘云再醮与宝玉,方完卷。

”董康《书舶庸谈》卷四也记载他母亲“幼时见是书(指《红楼梦》)原本,林薛夭亡,荣宁衰替,宝玉糟糠之配实维湘云,此回目中所以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也。

”周汝昌先生《红楼梦新证》(一九七六年版)录有启功先生《记传闻之红楼梦佚本事》、褚德彝跋《幽箕图》中谈《红楼梦》续书情节和张琪翔先生谈日人儿玉达童教授所见过的三六桥本,率与《续阅薇草堂笔记》等书所载续书故事情节相似,都说薛宝钗婚后,以难产死;贾宝玉穷困落魄,沦为看街人;史湘云出嫁而寡,遂与宝玉结缡。

从上数则资料所涉及到的情节和内容看,我们虽然不能肯定诸家所记就是同一个版本,但说是同一类型的续书是没有问题的。

这种续书对几个主要人物的处理,悉与高续相左。

贾府抄家之后,一败涂地,宝玉穷愁潦倒,沦为击柝的更夫,宝钗以难产早卒,在贫贱中宝玉与湘云结为婚姻。

这类续书对史湘云命运的这样安排,完全是为了照应第三十一回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一伏笔,而置第五回图册题咏和《乐中悲》曲子的暗示于不顾。

可见“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个回目对这类续书作者的影响之大了。

高鹗对史湘云的续笔固然平庸低劣,而这类续书也未见高明,它同样失于偏执,未能理解曹雪芹的原意。

关于史湘云这个人物的结局,不只使那些无法望曹雪芹项背的续书作者捉襟见肘,窘相毕露,也使历代红学家们困惑不解,聚讼纷纭。

论者提出各种各样的设想和推测,但均无法使第五回词曲与第三十一回回目两者统一无间。

对第三十一回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在高续一百二十回本中所造成的矛盾,很早以前的评论者就曾指出过:人亦有言《石头记》八十回为雪芹主笔,其下四十回则另有人续之者……此当有俗手增损。

唯三十一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后半绝不照应,此却是大大疑窦。

历来批家未尝摘出,不知何故。

史湘云,是曹雪芹怀着诗情画意,浓墨重彩地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

读者一闭上眼睛,这个人物就活蹦乱跳地出现:身着男装,大说大笑;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诗思敏锐,才情超逸;说话“咬舌”,把“二哥哥”叫做“爱哥哥”…这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令人喜爱的人物。

史湘云是金陵显贵史侯家的遗孤,贾府的老祖宗——贾母的孙侄女。

由于她“襁褓之间父母违”,颇受贾母爱怜,时常到贾府里住,与宝玉在天真烂漫的童年建立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她身上佩带了一只金麒麟,且与宝玉后来得到的一只金麒麟又恰恰是一雌一雄,成双配对,——用脂砚斋的话说,这是作者用绘画的“间色法”,隐然又写了一“金玉良缘”——这种象征意义使她若即若离地卷进了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的纠葛中。

因而使这个悲剧更加曲折动人。

由此可知,她在《红楼梦》中的重要地位,对表现全书主体题、深化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所起的重要作用。

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命运多舛,依靠婶母过活。

然而,她生性豪放,心胸开阔,是个“大乐天”。

我们在《红楼梦》里,似乎没有见过她真正发过什么愁,总是嘻嘻哈哈,对生活兴味盎然,充满热情。

对于她这一性格特点,作者不仅在判调和红楼梦曲中作过点化,而且曾多次做过诗意的彩绘。

她第一次出现,作者就表现了她“大说大笑”和“咬舌”的性格特点,并且说她陷入宝、黛、钗的爱情纠葛。

她的到来,使黛玉两面吃醋,与宝玉发生争吵。

第二天清晨宝玉前去看黛玉、湘云: 只见姊妹两个尚卧在衾内。

那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而和睦。

湘云却一把青丝,托于枕畔;一幅桃红绸被,只齐胸盖着那—弯雪白的膀子,撂在被外,上面明显着两个金镯子。

宝玉见了叹道:“睡觉还是不老实!...... 通过两人睡态的描写,表现不两个迥然不同的性格,并且将黛玉的处事精密与湘云的大而化之作了鲜明的对比。

曹雪芹在塑造美女形象时,从不把人物写得完美无缺,尽善尽美;而往往是写成美玉微疵。

如黛玉的弱症、宝钗的热症、鸳鸯的雀斑等。

这些“微疵”不仅未影响人物形象之美,反而增加了特色,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在塑造史湘云这一形象时,也运用了这一美学上的辩证法。

他不仅使这一美丽的少女有“咬舌”小疵,而且让她于妩媚中杂染了一些风流倜傥的男风。

她在穿着上总是喜欢男装。

一次下大雪,她的打扮就与众不同:身穿里外烧的大褂子,头上戴着大红猩猩昭君套,又围着大韶鼠风领。

黛玉笑她道:“你瞧,孙行者来了。

他一般的拿着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骚达子的样儿来。

”众人也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于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她与宝玉、平儿等烧鹿肉吃。

黛玉讥笑他们,湘云回击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我们这会子腥的胞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就是写诗,她也会吟出“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的诗句,俨然以隐女自居。

俏丽妩媚中染些风流偶傥,使史湘云这一形象更富有魅力了。

曹雪芹在塑造史湘云这一形象时,还表现了她的热情豪爽和心直口快。

她是一个极爱说话的人,是“话口袋子”,对人对事都表现出热情。

香菱要学诗;不敢罗唆宝钗,向湘云请教,她“越发高兴了,没昼没夜,高谈阔论起来。

”为此,宝钗批评她“不守本分”;“不像个女孩儿家”。

她表里如一,心直口快,说话不防头儿。

一次看戏,凤姐儿指着戏台上的一个小且说:“这孩子打扮起来活像一个人。

”众人都知道凤姐所指是何人,恐怕得罪人,只是不肯说出来,湘云却直言不讳地说:“我知道,像林姐姐v。

为此得罪了期五,也与宝玉发生了矛盾。

有一次,她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让宝玉下了“逐客令”。

有人说,这表现了湘云封建意识浓厚。

其实并非如此,而恰恰说明她的天真幼稚。

后来她到贾府,总与宝钗同住,受其影响是有的,但劝宝玉的那些话,绝不是湘云自己的思想,只不过是鹦鹉学舌罢了。

作者还表现了湘云超逸的才情和诗思的敏捷。

芦雪庭联句、凹晶馆联句以及每次诗社赛诗,湘云的诗来得最快,也来得最多,并且表现出了她那潇洒迭宕的风格。

咏白海棠,她来迟了,在别人几乎已将意思说尽的情况下,她竟一连弄了两首,且新颖别致,另有意趣,赢得了众人的赞叹和激赏。

芦雪庭联诗时,由于她吃了鹿肉,饮了酒,诗兴大作,争联既多且好,竟出现了宝琴、宝钗、黛玉共战犯云的局面。

众人都笑道:“这都是那快鹿肉的功劳。

”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圃”,那是一首青春的赞歌,生命的乐章,写得笔酣墨饱,热闹非常,而史湘云则是其中最活跃的分子。

大家划拳猜枚,饮酒赋诗,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庭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

玩了一回,散席时却忽然不见了湘云: 正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说:“姑娘快瞧,云姑娘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石后头一块青石板凳上睡着了。

”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嚷。

”说着都来看,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 身,满头胎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

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

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掺扶。

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嘟嘟嚷嚷说:“泉香洒冽,……醉扶归,—— 宜会亲友。

”..... 这是诗,这是画,是诗情画意化的史湘云。

面对这样一个人物,谁不觉得可爱呢?谁不为之倾倒呢?然而,遗憾的是,在最终完成史湘云这个人物塑造之前,曹雪芹过早地死去了。

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史湘云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人物,她的性格和形象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充实。

书中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回目;脂批有“卫若兰射圃”的提示;特别是有关她的判词和曲子中,我们大致知道她的命运和归宿;她写的一些诗词里,也屡屡有所流露和暗示。

红学家的一般看法是:史湘云后与卫若兰结婚,她对自己的“苏貌仙郎”和婚后的幸福生活十分满意。

但好景不长,由喜转悲,最后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归入了太虚幻境的薄命司。

像史湘云这样一旺盛而美丽的生命,也毫无例外地遭到毁灭,这将引起人们的什么思考呢?对毁灭她的那个社会和势力产生一种什么感情呢?所以,贾蓉之成为“下流胚”,也就可以理解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