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 正文

百家讲坛康震苏轼第三集大难临头(百家讲坛苏轼康震)

导读 画外音:在上期节目中,康震老师介绍了苏轼的家庭生活,对于豁达豪放而又极重感情的苏轼来说,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无疑是他生活的精神支柱和...

画外音:在上期节目中,康震老师介绍了苏轼的家庭生活,对于豁达豪放而又极重感情的苏轼来说,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无疑是他生活的精神支柱和创作源泉。

除了妻子孩子之外,苏轼对兄弟姐妹的同胞之情,也同样感人至深。

不过,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有一个疑问,民间盛传,苏轼有个聪明美丽的妹妹,名叫苏小妹,兄妹俩之间还发生过许许多多生动而有趣的故事。

那么,苏小妹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呢?苏小妹的故事,又究竟从何而来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继续走近苏轼,精彩讲述苏轼的手足之情,系列节目苏轼第八集《手足之情》正在播出。

敬请关注。

  康震:上节课呢,我们给大家介绍了苏轼的家庭:《天伦之乐》。

那么苏轼,我们前面讲过,他的父亲苏洵实际上生过三男三女,苏轼实际上是老五,苏辙是老六。

前面他的姐姐和哥哥早年都去世了。

讲到这儿可能有的观众会说了,说我们听说,不是三男三女,是三男四女,苏轼还有一个妹妹,叫苏小妹,她的如意郎君就是苏轼的学生秦观。

他们俩谈恋爱,结了婚。

没错,在民间的传说当中,苏轼是有个妹妹叫苏小妹,她跟秦观结婚这档子事儿,以小说的形式写出来,比较早的是在哪儿呢?明代有个小说家,叫冯梦龙。

他有一部小说集叫《醒世恒言》,里边就讲了这个苏小妹和秦观结婚的事儿,题目是《苏小妹三难新郎》,故事说得跟真事儿似的。

说这洞房花烛夜啊,苏小妹抖了个机灵,给秦观出了一个上联。

这个上联怎么写的,说――“闭门推出窗前月”。

我把门关上,把窗户打开,一轮明月照进室内。

对下联,下联对不出来不许进洞房。

秦观那也是大才子,在门外头转了几个圈,愣是没对出下联来。

苏轼一看妹夫--准妹夫,这么难受,想帮他一把,从旁边偷偷地拣起一块石头,“扑嗵”扔到院里池塘里头,哎,秦观那不是一般人,听见这“扑嗵”一声,灵感就来了,下联出来了,什么呀?――叫“投石冲开水底天。

” 对得多好啊,这水里边不是有星星、月亮的倒影吗?水里也有另外一个天空啊,那不就是“投石冲开水底天”,简直是绝对。

进洞房了。

说这个苏轼跟他妹妹呀,也老是斗嘴。

苏轼拿他妹妹开心,说呀:“未进门前三五步,额头已到大堂前。

”说你长一奔儿头,脑门特大,进门刚走两三步,脑门子先到客厅了。

这拿妹妹开涮,不像话。

这个苏小妹也不甘示弱啊,说苏轼“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尚未到腮边。

”长一马脸,特长。

但是我们发现,这个对子里面都很机智,是文人的一种游戏。

这些故事都很真实啊,我一说大家都笑了。

可是,我要非常遗憾的告诉大家,真的,苏轼没有这么个妹妹,真没有。

说这个话是要有根据的,苏轼跟他的弟弟苏辙,现存互通的书信就有好几百封了。

那里边既没有提到他们俩有一个什么妹妹,也没有提到过说秦观和他们苏家有什么亲戚关系。

你想秦观第一次见到苏轼是什么时候?他第一次见到苏轼的时候,已经二十九岁了,苏轼当时是四十三岁,那个时候秦观已经结婚了,他的夫人叫徐文美,不叫苏文美,姓徐。

而且苏轼的朋友们所写的书信以及他们写的笔记里边,也从未提到过有一个苏小妹。

那大家就说,那干嘛人家凭空捏造出来一个苏小妹,逗你玩儿呐?不是。

我们留心看这个苏小妹身上的一些特点呀,跟苏轼太像了。

她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喜欢出一些个文学难题,有点像脑筋急转弯儿,专门给这些风流才子、文学青年出一些个特别好玩、特别机智、但是又特别难对付的文学急转弯儿。

这些特点,都是苏轼身上有的,所以在人们看来,像苏轼这么一个非常智慧而风趣的人物,他应该有一个同样美丽、智慧而风趣的小妹妹,苏小妹其实就是智慧风趣的苏轼一个美丽的倒影,这就是苏小妹的意义。

  画外音:看来,苏小妹纯粹是喜爱苏轼的人们专门杜撰出来的一个虚幻的文学形象,而在现实中,苏轼拥有的唯一一个一奶同胞,就是他的弟弟苏辙。

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出生于公元1039年,比苏轼小三岁。

说起苏轼苏辙兄弟,那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

因为像他们两个人这样,同为当世的大文学家,同在政坛上达到巅峰,彼此政治立场与人生经历又惊人的相似,相互又都视对方为最重要的知己的兄弟,实在是少之又少。

那么,苏轼苏辙兄弟俩的这种深厚情意,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康震:那么我们说,这样的一种现象它是怎么形成的呢?首先是由于他们两个人啊从小一起接受教育,一起读书,从小长大,所以培养起来特别深厚的兄弟的情谊。

这个苏辙啊在祭奠他兄长的祭文里边怎么说呢,他说啊:手足之爱,平生一人,幼学无师,受业先君,兄敏我愚,赖以有闻,寒暑相从,逮壮而分。

什么意思啊,就是我们两个,互相之间的这种手足之情,毕其一生只有一个人,我这一辈子,手足之情最重最重的,就是我的兄长苏轼。

而我的兄长苏轼,手足之情最重的,就是我。

我们两个从小读书的时候没有老师,父亲就是我们的老师。

不管是春天,秋天,夏天,冬天,不管是天气热,还是天气冷,我们两个都老在一起读书,总在一起成长,一直到壮年以后,各自成家,才分开。

所以这是一个什么呢,是一起读书,一起成长的这个过程,才能够产生非常深厚的兄弟的情谊,我觉得这对我们现在的青少年的成长啊,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很有启发意义的。

(苏轼)他写过的一首很著名的诗,《和子由渑池怀旧》。

这个诗很有名,有这么四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这个诗非常深刻,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写出这样的诗,证明他在思想上已经很成熟了。

茫茫的一片雪原之上,突然飞来一只鸟,停在这雪地上,片刻地停留,突然又飞走了,只在雪地上留下它的什么呢?趾爪的痕迹。

不一会儿,大雪纷纷飞来呀,把留下的趾爪印就遮住了。

所以他感觉--苏轼感觉什么呢?感觉到人生无常,我们在这个世上能够留下来的,就象这个飞鸟在雪地上留下来的指爪的印痕一样,不一会儿,就会被象大雪一样的命运层层地覆盖。

那么我和我的弟弟子由那么深厚的感情,从小培育出来的兄弟之情会不会在未来的仕途当中、未来的人生命运当中、也会被命运的大雪所遮蔽呢?所以诗人想到这个地方啊觉得无比地惆怅而又无比地难过,但我们要指出的一点是什么呢?这种深刻的人生的无常感难道不是因为特别深厚的兄弟的情意而引发的吗?如果不是对一个人过分地牵挂,过分地挚爱,过分地留恋,就不会产生这么深远的人生无常。

更何况当时他还只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

就是子由和子瞻这兄弟两个人,感情是非常地深厚,非比寻常,是由于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的这样一个背景。

  画外音:人生在世,聚少离多,苏轼苏辙兄弟走上仕途之后,也是天各一方。

公元1074年,三十九岁的苏轼在结束了杭州通判的任期之后,为了能够和在济南作官的弟弟苏辙离得近一点,以便两个人能经常见面,便主动向朝廷申请到山东密州作官,可是,已经有五年时间没有见面的兄弟俩,这次想见面的愿望又落空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而那首流传千古的中秋词作《水调歌头》又是苏轼怎样创作出来的呢?  康震:苏轼到了密州以后做了知州,中秋节到了,他跟苏辙本来是想靠近了能够见面,没想到他刚刚到密州的时候想绕道去济南看他的弟弟,冬天的时候,航道被封了,在后来的岁月里边因为彼此之间公务都很繁忙,一直没有机会见面。

所以当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个中秋节到来的时候,他想起五年没有见面的弟弟,心中非常地感慨,这个中秋之夜喝了很多酒,写下了一首千古的名篇《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们原来说过的,就是苏轼的这一首中秋词一写出来,就是别人的,你就都歇了吧,就不要再写了,全都搁笔。

这个话也不是我讲的,是古代的著名的诗评家说的。

你看他这个词啊,虽然写的是中秋,想念的是他的弟弟苏辙,但是传达出来的千古的情意,让我们浮想联翩,不能自已。

我们说什么叫千古绝唱?千古绝唱就是前面人唱过了之后你就不要再唱了。

写出这样的绝唱,可以说把所有人的在中秋之夜所要能够表达的情意,都通通地表达了出来。

作者为什么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因为他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得意。

我刚才讲过了,跟弟弟五年都没有见面了,本来来这个地方就是要跟弟弟见面的,结果还见不着,在现实生活中,在日常的政务当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麻烦,所有的这一切,都让他感觉到想要逃避现实,离开现实。

可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李白,所以他说什么呢?“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正在他的恍惚之间呢,他又顺着这一缕充满了人情味儿的月光,回到了人间。

琼楼玉宇,当然非常潇洒,可是我们知道,只有那一缕清冷的月光,能够传递最为深情的兄弟的情意和人间的情怀。

所以我觉得在苏轼的这首词里边,特别充分地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情怀,就是他既对现实的生活充满了无比的温情和关爱,同时又极力地想要冲破现实的桎梏,达到一种情感和生活的自由。

正是把这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使得这首词赋予了一种更高层面的人生的智慧。

所以我前面曾经讲过,说苏轼这个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超然达观,但从来都不孤芳自赏;他热情好客,但从来都不世故圆滑;他这个人才华横溢,但从来都不自鸣得意。

他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圆融的境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特别喜欢这首词的原因,就是他的出发点是在中秋之夜怀念兄弟,可是他的终结点却到达了一个一般的人很想到达、却很难到达的圆融的人生境界。

这种人生境界是超然达观与关爱人间相结合的。

  画外音:据不完全的统计,苏轼苏辙兄弟相互之间往来的诗词多达200多首,《水调歌头》无疑是其中的巅峰之作。

而在其它的诗文和书信当中,兄弟两个人会如何看待和评价对方呢?在世人公认的文坛领袖苏轼的眼中,弟弟苏辙的文章,到底写得怎么样呢?  康震:苏轼和苏辙都很喜欢夸奖对方,这是很自然的也可以理解。

苏辙当然不用说了,他特别地敬仰和羡慕自己这位才华横溢但有时候总爱犯各种各样小错误的兄长。

他在兄长的墓志铭里边这么说,《东坡先生墓志铭》: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当我的兄长抚摸我的后背的时候,那是我的大哥;但当他教诲我的时候,他就是我的老师。

那么苏辙从来都是把他的哥哥看成是一个亦师、亦友、亦兄的人。

苏轼他认为他们兄弟两个是各有所长,不能老说我就比你高多少,我就比你优秀多少。

他认为,苏辙的优秀和好处,别人之所以体会不出来是什么原因呢?他说苏辙这个人跟我不一样,为人特别地沉稳、沉静、低调,所以他的文章就跟他的人一样,也是不事张扬,特别地沉静和低调,这就是世人很不了解我这个弟弟文章好在何处的原因。

苏辙说,只有他的哥哥跟他是真正的知己。

为什么呢?苏轼写诗文哪,有些诗文愿意给别人看,但有些诗文只愿意给他这弟弟一个人看。

他认为这些不愿意公之于众的诗文,只有他的弟弟最了解其中的内涵。

所以他们兄弟两个人之间,不仅仅是感情上、血肉的亲情上非常地深厚,同时在诗文的交往方面,在知识的交往方面,也是对方的一个知己。

他们都很善于通过写诗和写文章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理解,你比如说,苏轼在杭州做通判的时候,他的弟弟苏辙在陈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的淮阳做学官,有点类似于陈州市的教育局局长这样的位置。

但那个地方很穷,它不重视学官。

苏轼写了一首诗,叫《戏子由》,就是拿子由开玩笑,寄给他的弟弟,实际上是要为他弟弟出一口气。

我这么写你,就可见当地政府是怎么对待你这个学官的,对待你这个教育局长的,其中有这么四句:《戏子由》(节选)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这什么意思啊?说我这个弟弟,你们陈州的这个学官哪,身材高大,像一座山丘一样。

可是,你们陈州这个地方的学舍、教室、办公室小得就象一叶小舟一样。

你们的这个陈州的学官天天都在屋檐底下读经史,一抬头,就被屋檐打到头上了。

所以苏轼对他这个弟弟很关心,但是因为他自己鞭长莫及,他写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愤懑之气,他替他的弟弟要出这口气,但他没地方出,只好通过诗来表达。

画外音:苏轼苏辙兄弟相互引为知己的一个经典故事,莫过于“乌台诗案”了。

公元1079年,时任湖州知州的苏轼被指控在诗句里讥讽朝廷,掌握官员生杀大权的御史台派出了太常博士皇甫遵前往湖州,准备缉拿苏轼回京问罪。

此时,正在河南任职的苏辙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他该怎么做呢?是给当时还蒙在鼓里的兄长带个口信,好让他有所准备,还是严守机密,不动声色?在骨肉亲情与严刑峻法之间,苏辙将会做出怎样艰难的选择?而在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苏轼想到的第一个人,又会是谁呢?  康震:苏辙马上做了两件事,这两件事,他自己都是要吃官司的。

第一件事,他马上派了一个人星夜快马,要把这个消息、要告诉谁呢?当时还在湖州蒙在鼓里的苏轼。

这是犯法的事情啊,我们现在的话来讲,你这是通风报信嘛,再往前走一步,就成了窝赃了、窝藏了。

还好,他这匹马本来是赶不过皇甫遵的那匹马,但是皇甫遵到了扬州以后,他儿子病了,耽误了小半天。

所以呢,苏辙派出的信使先到一步,起码让他的兄长能有半天的时间把惊魂先定下来,然后考虑怎么对付的问题。

后来事实证明,苏辙因为这桩罪被贬到了筠州。

我们知道在古代的封建官场上,不要说兄弟之间,父子之间都投井下石。

他做的第二件事是什么呢?他第二件事是马上给朝廷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削掉自己所有的官职,用来赎兄长的罪过。

你要知道,苏轼和苏辙早年的时候志向都是很高远的,我们原来说了,他们两个学养丰厚,所以不惧怕考试,一考就考个很高的名次。

考那么高的名次干什么,又不是挂在墙上,弄在相框里边做奖状的,是要有为于天下的。

那么现在哥哥遭了这么大的难,做弟弟的不但通风报信、以身试法,而且要求削减自己的官职用来赎兄长的罪过,这个在古代的封建官场上是极为少见的,如果不是知己,很难有这样的行为。

(那么)当苏轼知道,他是误以为自己要被判了死刑的情况下,他首先想到的一个人是谁呢?是苏辙。

给他弟弟写了一首绝命诗,很有名的: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示子由》(节选)  我这一辈子跟你做兄弟我还没做够,我下辈子、下下辈子,我都要跟你永远世世代代,永永远远地结这个兄弟的情意。

(这个)一个人快要死的时候,在面临死亡的威胁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第一个人,这个人在他的生命当中占据着最高的位置,最重要的位置,最要害的位置。

虽然后来是一场误会,但是却由此检验出了兄弟两个人的感情,兄弟两个人的知己之心。

  画外音:北宋朝元佑更化时期的九年时间,苏轼苏辙兄弟共同经历了他们政治生涯的顶点,后来,随着政权更迭,新党重用,身为旧党人物的苏轼苏辙同时被贬,他们也共同经历了政治生涯的谷底。

其中,最受新党记恨的苏轼当然首当其冲,被贬到了遥远的广东惠州与海南,而苏辙也在后来被贬到了广东雷州。

在这样的艰难情况下,苏轼苏辙的兄弟之情会受到影响吗?苏轼这一路上,以及落脚之后的巨大开销,会有人来帮忙解决吗?而苏轼苏辙兄弟两个人的最后一面,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康震: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因为苏轼这个人虽然官做得很大,但是他平时并无积蓄的习惯。

他要从当时他在定州做知州一直要跑到现在的广东的英德,然后再到广东的惠州,那要走很长的路,需要大量的盘缠。

怎么办呢?他只好到弟弟家里,请求经济上的援助。

苏辙一下子就给了他多少钱呢?七千缗。

七千缗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七百万文钱,七百万。

就是我因为受了您的连累,我也被贬到汝州了,我这儿也犯愁的时候,我给你七百万。

当然有的人说了,哎哟苏辙真有钱哪,是啊有钱是我自己的,我凭什么给你啊?我自己也可以用啊。

给了他这七百万钱,这七百万钱可是救命钱,那么这七百万钱应该说对于苏轼后来到了惠州,甚至到了海南,甚至从海南返回来以后安置家业,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你看,两个人不但在政治上互相为对方着想,那么在经济上,苏辙可以说是倾囊相助,这个在世风浇薄的官场里边,更为少见。

  宋代有一部很有名的史料笔记叫《老学庵笔记》。

那么当时呢,这个《老学庵笔记》里边记载了兄弟两个人见面的一个场景:苏轼将由惠州再次被贬到儋州海南,而苏辙呢也将被贬到雷州。

他们两个人在哪儿见了面呢?在藤州这个地方见了面。

《老学庵笔记》里面记载:兄弟两个人见了面之后啊,很有感慨,在路边上找了个小吃店,想吃点东西。

坐下来以后呢,你想藤州这个地方啊,也是一个蛮荒之地,没有什么好吃的。

过了一会儿食物端上来了,就是一些很粗糙的饼子,还有一些味道很奇怪的菜汤。

(这个)苏辙呀吃了两口,实在下咽不了,叹了一口气把筷子放下了。

苏轼跟他弟弟性格不一样,狼吞虎咽,一会儿就把不知道什么味道的这顿饭就给吃下去了,然后看着他的弟弟说了一句什么话呢?说难道你还要等着慢慢地咀嚼咽下去吗?说完这句话放声大笑。

后来呀,黄庭坚听到这个故事,认为什么呢,认为这是他的老师在践行佛法的一个很重要的举动。

就是世间的一切苦,都成为磨砺苏轼心灵世界的很重要的契机。

那么再苦的苦,再难吃的饭,再难喝的水,对于苏轼来讲,也是一种磨砺。

但是对于苏辙来讲,就未必如此。

  兄弟两个在藤州见面了以后,知道苏轼将要渡海而去,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见上面,所以呢,两个人在路上走得很慢。

到了雷州以后,当天的晚上,苏轼的痔疮犯了,疼痛难忍,一个晚上都在呻吟。

苏辙一晚上也没有睡觉,在枕头边上给他的兄长念陶渊明写的《止酒诗》,劝他的哥哥把酒戒了。

到第二天早上,他陪着哥哥过了徐闻,来到海边,这是他们兄弟两个人最后一次的见面。

所以兄弟两个人应该说从小在一起长大,走出了眉山,眉州,最后在晚年的时候却没有能够再次地聚首,这对于两个亦师、亦友、亦兄弟、同时也是最为亲密的知己来讲,是一个悲剧。

但是我们也要说,正是由于有了苏轼和苏辙兄弟,才使得中国的文学史出现了耀眼和光彩的一段;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个人,我们才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患难知己,什么叫休戚与共,什么叫做最为真实的、真诚的人心,无论是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还是对于未来的生活来讲,我觉得苏轼和苏辙,就像两盏明灯,能够永远照亮我们未来的路途,也能够照亮我们每个人的人心。

我想,这就是苏轼和苏辙手足之情给予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

  画外音:苏轼苏辙分手之后,苏轼在海南生活三年,之后,在北返的过程中,病逝于江苏常州,终年66岁。

苏辙为兄长做了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墓志铭,之后隐退在家,74岁时病逝于河南许昌。

回望苏轼苏辙兄弟的情深意长,的确令我们感动与扼腕叹息,他们的这段手足之情也成为人们千古传颂的一段佳话。

就让我们重温苏轼的那篇千古绝唱《水调歌头》,作为本期节目的结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画外音节目预告:有人说他与革新派、保守派都有矛盾,真是一肚子不合时宜。

可他却说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他在我们的脑海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将走近大文学家苏轼,剖析他的庐山真面目---《东坡印象》。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